close

  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。當天上午10時,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。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
 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(記者 申冉)2014年12月13日,對於73歲的南京老作家馮亦同來說,是一個特殊的日子。2002年,他創作的第一篇《和平宣言》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(下文簡稱江東門紀念館)的廣場上被誦詠;十二年後,他創作的首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《和平宣言》,在同樣的地點,由77名少男少女再次“唱響”。這是一首以中國最古老詩體、詩經體創作的詩篇。
  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,當《和平宣言》由77把尚顯幼嫩的童聲吟誦,第一句話就是:“巍巍金陵,滔滔大江,鐘山花雨,千秋芬芳”,這也是馮亦同這位老南京人對這座古城的戀戀情懷,自幼生長於南京城南秦淮河畔的馮亦同,對南京的山山水水有著別樣的感情,“我要讓世人都看到古都南京的美,也看到這份美是如何被踐踏、毀滅於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。”
  “……三十餘萬,生靈塗炭,煉獄六周,哀哉國殤……
  “……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,殷憂啟聖,多難興邦……”
  馮亦同告訴記者,當受到邀請創作首個國家公祭日的和平宣言時,對於這次晚年創作生涯中可能最重要的一次創作,馮老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,使用自己晚年愈發專註和喜愛的古詩詩體來創作。
  “十二年,與時代大背景而言是一個大循環,與我個人而言則是一個小循環。”年輕時代喜愛“新文化”的馮亦同,自2002年第一次撰寫《和平宣言》之後,連續五年間的《和平宣言》,都由他以散文體來撰寫;反而是在年逾古稀之年,馮老回到中國詩人最初的熱愛,選擇中國最古老的詩體、四言二節拍的詩經體來展現當代中國人對和平的呼喚。
  選擇詩經體,馮亦同更多的是對整個國家公祭的考慮,“這是一次國家層面的公祭,以舉國之禮來祭奠亡者,這樣鄭重的場面只有古詩經體才能顯出其端莊、其鄭重。”馮亦同解釋,以四字一句,兩句一節,採用韻文體,句句押韻,朗朗上口,由多人吟誦,格外體現了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”的國家之禮儀。
  全篇《和平宣言》最為亮眼、也是創作者思想最為核心的一段,是“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,大德曰生,和氣致祥”。
  對於這段分別汲自儒學精髓“四書五經”當中的四句話,馮亦同是這樣解釋的,“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”兩句來自《禮記》,表達的是中國民眾自古以來就渴望的大同世界、世界和平的願望,這也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;
  後一句“大德曰生”取自《周易》,也是孔子所編的古代著作,更是傳達了孔教的精髓,即“天地之間最偉大的道德是愛護生命”,這樣的涵義放在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所設立的國家公祭上,亦是最為合適的一句和平呼喚;
  而語出《漢書》的“和氣致祥”四字,則表達了中國人最為推崇的對人謙和、家和萬事興的簡單民間智慧。
  “這樣四句話,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平思想,我認為在西方的和平學說中也有相關闡述。”馮亦同表示,以中華民族最為古老而美好的詩歌題材,以中華先賢流傳千年的遺訓,來表達中國民眾對戰爭的痛惡,對亡者的哀痛和對和平的期待,作為一位詩人,他有著莫大的榮幸。
  “對我已故的父母也算是有了一份交代,我已經把他們對南京這座城市的熱愛和眷戀都帶進了這篇和平宣言,帶給了更多的人們。”從私人記憶到國家記憶,2014年的首個國家公祭《和平宣言》,73歲的馮亦同老人感慨,這可以說是自己創作生涯中最為滿意一件作品。(完)
  附文:國家公祭《和平宣言》全文
  和平宣言
  巍巍金陵,滔滔大江,鐘山花雨,千秋芬芳。
  一九三七,禍從天降,一二一三,古城淪喪。
  侵華倭寇,擄掠燒殺,屍橫遍野,血染長江。
  三十餘萬,生靈塗炭,煉獄六周,哀哉國殤。
  舉世震驚,九州同悼,雪松紀年,寒梅怒放。
  亘古浩劫,文明罹難,百年悲嘆,警鐘鳴響。
  積貧積弱,山河蒙羞,內憂外患,國破家亡。
  民族覺醒,獨立解放,改革振興,國運日昌。
  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,殷憂啟聖,多難興邦。
  七十七載,青史昭彰,生生不息,山高水長。
  二零一四,國家公祭,中外人士,齊聚廣場。
  白花致哀,莊嚴肅穆,丹忱抒寫,和平詩章。
  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,大德曰生,和氣致祥。
  和平發展,時代主題,民族復興,世代夢想。
  龍盤虎踞,彞訓鼎銘,繼往開來,永志不忘。  (原標題:公祭和平宣言作者:以最古老詩體撰寫今日之和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65powgk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